论巴赫

巴赫写的东西,都与上帝有关。比如他的一首康塔塔,有个很长的德语标题:Herz und mund und tat und leben,意思是:“心,口,行为和生命”。康塔塔是一种包括独唱,重唱,合唱的声乐套曲,与纯乐器的奏鸣曲相对应。从歌名可知这是一首有关宗教的歌曲,其意思是:大家一起赞美上帝,让他感动我们的心,从而让我们的说话,做事和一切生命行为都具有神的力量。

但是,我之所以喜欢巴赫的音乐,倒不是因为我是个基督徒。而是因为,即使不知道巴赫音乐的宗教内容,我们也能感受到他的音乐那弹拨心灵的力量,从而真的能够影响我们的所说所做,即我们的生命行为。

这就好比我们看米开朗基罗的雕像《大卫》和《圣母哀悼基督》,我们知道这些题材取自于圣经的故事,但它们对我们心灵的冲击,即使是不信耶稣基督的人,也同样感觉强烈。

再比如,上面提到的《G弦上的咏叹调》。这首和《心、口、行、生》康塔塔一样,虽然有些庄严,能让心灵净化,能让灵魂升腾,但其实也不必非要与基督教联系在一起。我总觉得,我与我之天父的交流,不需要任何媒介,不需要任何仪式,不需要教会,只要通过艺术,尤其是巴赫的音乐就能做到。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巴赫是真正的世俗,他的音乐直通人心,凡人之心。他是音乐的圣父。

爱因斯坦说:“对于巴赫,只有聆听,演奏,热爱,尊敬,但不说一句话。” 但是我不能,我还是要表达我是如何喜爱巴赫的音乐。

我要这样写巴赫: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 那声音,是艺术家在弹奏乐器时乐器的颤动,造成空气的波动而让我们感知的。

我们不知道乐器的颤动是否因为它有灵,从而受到艺术家的感动而颤动。常常有艺术家说,他们的乐器,与他们相知,相辅,相成。但是,我们并不能肯定。

我们能肯定的是,那些波动,最后抵达的,是我们的心灵。音乐好,是因为我们的心灵被感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拥有一颗能被音乐感动之心的人,是最终最完美的乐器。

这样说的话,那些伟大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就是演奏人这个终极乐器的能手。而其中的巴赫,是大师中的大师,他的曲子最能挑拨心弦,最能令人感动。

让我们稍稍了解一下巴赫的生平。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生于1685年3月31日,卒于1750年7月28日。他是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及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也是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

巴赫出生于罗马帝国爱森纳赫,即位于今德国图林根州的一个音乐世家。他自幼即接受音乐教育,父母亡故后迁至奥尔德鲁夫由长兄扶养,生活清苦,15岁时即前往吕讷堡修习学业并自立更生。毕业后巴赫先后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豪森担任管风琴师(1703~1708年),往后巴赫的职业生涯历任魏玛(1708~1717年)与克滕(1717~1723年)的宫廷乐长,以及莱比锡的教堂音乐总监(1723~1750年)。

对于巴赫,我有一份特殊的情感,表面来说好像是一个充满理性的理科生对一个一般来说非常感性的音乐家的情感,但其实,是某种理性的共鸣,然后再升腾为一种感性的共鸣。这是因为,巴赫的音乐最具结构性。那些赋格等等,与数学有着紧密的关系。我在上大学时读过《走向未来》丛书中的一本,叫做《GEB-一条永恒的金带》。这本书深入谈到了巴赫音乐的数学性。书中的GEB,指的是数学家哥德尔,艺术家埃舍尔,和我们这里说的,伟大的音乐家巴赫。

巴赫在世的最后十年仍有新作品推出,并且其音乐更趋于逻辑化和深邃(但这不代表旋律及情感会被忽视),他将这种基调发挥在他最后的器乐杰作上。1739~1742年间,巴赫出版了《平均律键盘曲集》的第二部;1741~1742年间出版《键盘练习》的第四部,又名《哥德堡变奏曲》。

巴赫最后的传世之作是《赋格的艺术》,是在其生命的最后十年所作,但没有完成,直到巴赫逝世后才出版;事实上巴赫在1740年代早期就已写出这套作品的大部分,后来才加上两首赋格与两首卡农。

从巴赫这里,我们知道,音乐除了旋律外,还有凝结在音乐旋律之中的音乐结构。结构,即形式,虽然有很大的理性成分,对表达感情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喜欢巴赫的人如我,与巴赫有着强烈的理性共鸣,而在此基础上,又上升到更高的感性共鸣。也就是说,古典音乐的第四维,灵性,第三维:纯粹音乐,第二维:感染力,第一维:动听,在巴赫这里密切相关。

有一天我在写文章的时候,一边敲字,一边听巴赫《法国组曲》中的第二首,那首C小调。开始时那一段节奏不快不慢,正好和我敲字的速度差不多,我觉得自己简直不是在敲字,而是在弹奏着那黑白相间的琴键,以至于我索性就按照那首曲子一直写下去,时慢时快,感受着巴赫给我的灵感,写下我文字的音乐。

巴赫并没有把这首曲子叫做《法国组曲》,那是后人叫的。至于为什么,也许,就是因为这组里面法国舞曲的元素多一些吧。对,这是个舞曲,不过,不是那种跳舞的曲子,是聆听的舞曲,是心绪的舞曲。巴赫还有《英国组曲》,也是非常的美。让你知道,巴赫不是只有天国的巴赫,上帝的巴赫,还有人间的巴赫,虽然,那依然是巴赫天国之下的人间。

这些曲子,在巴洛克音乐里的结构中,一般先起于一种德国舞曲,叫做阿勒芒德。慢速,4/4拍。然后是库朗特,分法国式和意大利式两种。法国式为中速3/2拍或6/4拍,情调高雅;意大利式快速的3/4拍子或3/8拍,曲调谐趣流畅。然后呢,当然是西班牙舞曲了,叫做萨拉班德,是一种庄严的西班牙舞曲,是缓慢的三拍子,第二拍为强拍。我打字的时候,就需要这样的去跳去打,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