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贝多芬

现在我们再来看贝多芬。

我在大学时代,最先听到和听得最多的就是贝多芬。我记得那时我一遍又一遍的听《田园》,那大自然的美妙声音感染我;我也曾高声哼唱《欢乐颂》,哪个青年人没有满满的理想主义,希冀世界大同没有苦难呢!我也仔细地聆听过《命运》,虽然现在回想起来,有些似懂非懂。之后我爱上古典音乐,但听得较多的是德沃夏克、格里格和勃拉姆斯。

多年以后,有一天,我觉得,既然我对音乐的理解力有了些提高,我应该重新听听贝多芬。这时我切身地体会到,如果巴赫是音乐之圣父,贝多芬真是音乐的圣子啊。就像说,上帝是在天之父,但具体工作,整个拯救人类的计划,与人的具体对话,都是通过耶稣做的。那么对于古典音乐来说,巴赫给了音乐的灵魂,贝多芬则把整个宏伟大厦不仅计划出来,而且亲自建造了很多宫殿,后来的作曲家不过是在他的计划中和感召下建立起自己风格的建筑。但不论他们的音乐建筑多么让人感动,都还处在贝多芬的宏图之中,是贝多芬使得古典音乐的一切成为可能。就连勃拉姆斯,也都一直在贝多芬的影响之下。我们在勃拉姆斯的交响乐,钢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六重奏中,都能找到贝多芬的踪迹。




但这样伟大的音乐圣子,却受到上帝近乎惩罚式的对待。那就是他是在耳聋的情况下做到这一切的。让我们再了解一下贝多芬。

贝多芬1792年来到维也那的时候,是22岁。他在年幼的时候来过,拜访过莫扎特。这次来时莫扎特已经不在人世,于是他拜海顿和申克等人为师。他先是对海顿这样的大师小心翼翼地恭候着,但是马上发现自己的音乐才能超越了他们,而且还受到他们的轻视和嫉妒。他既气愤又自负,在给朋友Von Zmeskall的信中说:“见鬼去吧,我对他们的道德体系不屑一顾,能力才是出类拔萃者的道德,也是我的道德 。”

他可能毫不怀疑自己的才能可以使他免遭一切不幸,但天父并没有这样溺爱他。28岁时,他开始感受到耳聋,这对一个天才的作曲家来说是最大的打击 。三年之后,他给阿芒德牧师的信中写到 :

“你的贝多芬遭到了非常的不幸,和大自然的造物主发生了争吵。我常常诅咒造物主,他常常毫无缘由地把他创造的东西遗弃,以致最美丽的花蕾常常被糟蹋、凋谢了。你只要想一想,我这个音乐家身上最高贵的部分,即我的听觉,大大的衰退了,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如果不是上帝对贝多芬不高兴,要惩罚他,就是对他太器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上帝将降大任于音乐之子就是聋其耳朵 。

换个人来说,耳聋之后就不可能再搞什么音乐了,但是音乐的圣子就是不同。不知道贝多芬是坚决要与上帝对着干,还是他知道上帝对他情有独钟,反正他是铁了心要做好音乐,他写到 :

“每当我旁边的人听到远处的笛声而我听不到时,或他们听到牧童歌唱而我一无所闻时,我感到真是何等的屈辱啊!这种体验几乎使我完全陷于绝望:我差一点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是艺术,仅仅是艺术把我从死亡线上唤回。啊!在我尚未把我感到需要谱写的每一乐章完成之前,我不能离开这个世界。” “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仅仅为我的艺术和指责而活着。”

可以说,贝多芬早期的自负,逐渐被耳聋所击破。他唯有的,是靠着他的创造力来实现自己的使命。而且,他也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1807年,他在他刚写出的第三首《拉苏摩斯基》弦乐四重奏的作品空白处写到:“即使对艺术,也不必再对它掩饰你的耳聋。”这时和命运作斗争的他,在第五交响曲里表现得最淋漓尽致。

这段中年期的高强度创作大约持续了十年。到40岁出头时,贝多芬已写了8首交响曲,5首钢琴协奏曲,一首小提琴协奏曲,25首钢琴奏鸣曲,11首四重奏曲,7首序曲,1部歌剧,1首弥撒曲。之后,从42岁起7年他没有写作,他沉沦了吗?没有,他在沉思,反省,迎接着下一个时期的到来。在那之后,他写了《第九交响曲》,《D大调庄严弥撒》和最后四首钢琴奏鸣曲,5首四重奏。

F大调四重奏第十六号是贝多芬最后的作品。科学史学家J.W.N 沙利文对这首曲子这样评价道:“这是一个极度宁静的人所创造的作品,这是一个曾搏击长空但如今一切已成往事的人所拥有的宁静。这一特点最充分地显示在他最后一个乐章的主题句上:“一定是这样吗?一定是”。”

这个伟大的音乐圣子贝多芬与音乐之父巴赫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巴赫的曲子在他生前没有发表过,他死后多年,在当时的音乐界又不太时髦,但是天才儿童贝多芬却很早就掌握了巴赫《平均律键盘曲集》的前奏和曲调。1782年3月发行的《音乐杂志》(Magazin der Musik)上一则通知首次将贝多芬与巴赫联系起来:“贝多芬是个十一岁非常有才华的男孩。他熟练地带着力量演奏着,读谱非常好。他演奏的主要是巴赫的《平均律键盘曲集》。任何人只要知道这曲谱里包括的前奏和赋格的集合(我们艺术里没有再超出其他的了),就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贝多芬这个儿童的天才能力)。”

这个时候,巴赫仍然不太时髦。巴赫被接受为大师之大师,还要等到1829年门德尔松的努力。但是贝多芬对巴赫非常尊敬。他曾经说过,“巴赫(德语是小溪的意思),不是个小溪,而是大海,因为他的复合音和和音是如此丰富,简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里我提一下欣赏音乐的第三维,纯粹音乐的知识,即:如果不知道什么是复合音,不知道什么是卡农,复调,不懂交响乐的结构,欣赏古典音乐确实是有些缺憾。)

但现在我要说的是,音乐圣子对音乐之父真的有点情同父子呢!巴赫生的孩子很多,有一个女儿(Regine Susanne Bach)在贝多芬的时候竟然还活着,虽已高龄。她当时在维也纳生活,很穷。贝多芬在一些信件里提到,他愿意买更多巴赫的曲稿或直接寄钱救济她。“听说你要出版巴赫的曲谱,我太高兴了。我的心热切地跳动着,因为这个伟大的和声之父的艺术。你只要决定发表,我马上订购”。“最近有个朋友给我看了为和声永恒之父女儿捐款的单子。德国,你的德国,对我尊敬的人,即她的父亲巴赫的捐助,数量很小。我很惊讶。这让我想到,我可不可以定制巴赫的曲子,作为对她的回赠。请马上告诉我是否可行,否则她就死了,要保证巴赫(德语小溪)在绝水之前做点事。”

很显然,贝多芬对巴赫的感情非常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