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福泽谕吉《劝学篇》

第一篇 学问的旨趣

阅读:第一篇讲人之生来平等但为何不平等的原因,即“不学”。但“学”并不只是指学习知识,而是学技能,学独立自由之品行。值得深思的是,他清楚地提到我国与日人相比的不足,100多年后有些地方已经有所改进,但有些地方却基本没有大变化,如对外国的看法。

要点:

1. “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这就是说天生的人一律平等,不是生来就有贵贱上下之别的。

2. “人不学无智,无智者愚人。”所以贤愚之别是由于学与不学所造成的。

3. 所谓学问,并不限于能识难字,能读难懂的古文,能咏和歌和做诗等不切人世实际的学问。这类学问虽然也能给人们以精神安慰,并且也有些益处,但是并不像古来世上儒学家和日本国学家们所说的那样可贵。

4. 治学的要道在于懂得守本分。本分意味着基于天理,顺乎人情,不妨害他人而发挥自己的自由。自由与恣情放荡的界限也就在于妨害他人与否。当然,也要真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5. 日本和西洋各国都存在于同一天地之间,被同一太阳所照耀,观赏同一月亮,有着共同的海洋与空气,要是人民情投意合,将彼此多余的物资相互交换,并进行文化交流,就不会发生耻辱和骄矜的感觉,而能同获便利,共谋幸福,并本诸天理人情而互相友好。我们日本自从王政维新以来,政风大改。对外基于国际公法与各国建立邦交,对内向人民宣示自由独立的原则。

6. 清国人则不同,他们永远觉得除本国以外似乎没有别国存在,一见着外国人就呼为夷狄,把他们看作四只脚的牲畜,贱视他们,厌恶他们,不计量自己的国力,而妄想驱逐他们,结果反为夷狄所窘。不尊重国际法,或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种情况实在是不懂得国家的本分之故。

7. 今后在日本,除各人因才德地位而有相应的身份外,再也不会看到生下来就有的等级了。譬如人们不能对政府官吏无礼,虽然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并不是因为其人可贵,而只是因为他们具有才德,忠于职守,为国民执行可贵的国法,方才值得尊重,所以不是人贵而是国法之贵。


第二篇 论人与人的平等

阅读:这一篇非常重要,因为福泽谕吉对人生而平等给出了我认为是最清楚和最浅显的解释。大多数人对人生而平等这句话并不了解,甚至也不相信,因为一眼望出去,人世间哪有平等可言?所以大多数人不认同或者在心里对它嗤之以鼻。但是人生而平等这个事是文明社会的根本。如果这句话不正确,不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话,文明社会就如同是建立在沙子之上建筑,早晚会倒塌。

但人生而平等这个事是真实的,生而平等即权利的平等,权利的平等即基本权利的平等,而基本权利就是上天所赋予人的感知:你怕疼我也怕疼,你嫌累我也嫌累,你怕死我也怕死,你饿我也饿,你想得到财富我也想得到财富,你在乎名誉我也在乎名誉。不论强弱贫贱,人人都是如此。

更正式地说,人的基本权利就是:人人都重视其生命、维护其财产和珍视其名誉。是人就是这样。不是这样的或者不是人,或者是伪君子。

其实,人生而平等并不那么难懂,它就是我们熟知的黄金律:“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在儒教里,基督教里,伊斯兰教里,都是根本。

这就是精神的高贵。

理解了这个,就明白非文明政府的残暴行为就是因为不了解不践行人生而平等。

要点:

1. 若就现实情况而论,人间确实存有很大的贫富强弱与智愚之别:有的是诸侯贵族,身居宫殿,锦衣美食;也有的是脚夫苦力,在陋巷暗室赁房居住,为当天的衣食奔走;有人施逞才智,充任官吏、巨商而左右天下,也有人毫无智慧,一生叫卖糖果度日;既有身强力壮的摔跤壮士,也有体质娇弱的卖笑娼妓。他们虽有所谓天壤之别,但从另一角度,就这些人的基本权利而论,则是完全平等,毫无区别的。所谓基本权利,就是人人重视其生命、维护其财产和珍视名誉。因为天生人类,就赋与了身心的活动,使人们能够实现上述权利。

2. 诸侯的生命和脚夫苦力的生命是同样贵重的,豪商之于万金和糖果小贩之于分文,其当作自己的所有物而守护的心理是一样的。

3. 但如现在有人想倚仗富强之势,对贫弱的人肆行无理,以为这也是现实情况的不同,而没有妨害他人的权利,那就好比一个力士以为自己腕力大,就用他的腕力拧断邻人的手腕一样。虽然邻人的腕力本来比力士的腕力弱,但是他那原来就弱的腕力并不妨害他自己的灵活使用,所以不能成为被拧断的理由,只能说被力士拧断了手腕是不幸之至。

4. 本来政府和人民的关系,如上所述,只是实际上的强弱情况不同,在权利上并无不同之理。农民生产稻米来养活众人,商人买卖物品以便利世人,这就是农民商人的职责。政府制订法令,制服恶人,保护良善,这就是政府的职责。政府为着履行这种职责,需要很多的经费,而政府本身没有米谷金钱,故须向农民商人征收赋税,以资维持,但这是在双方同意下获得的协议,这就是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约束。所以如果农民商人缴纳赋税,严守国法,就可以说是尽了他们的职责;政府征收赋税以后,用之于正当开支,又能够保护人民,也可以说是尽了政府的职责。如果双方都尽了职责,又不违背约束,就不会发生异议,而能各自行使权利,丝毫没有干涉对方的道理。

5. 用种种名目来增税,征收苛捐杂税,名之为“报答国恩”。所谓“国恩”的意义,据说是能使农民商人等不怕盗贼暴徒,安居乐业,就算是政府的恩惠。固然人民能够安居乐业是仰仗政府的法律保护,但是制订法律,保护人民本来就是政府应尽的职责,不能叫做恩惠。因此没有谁对谁感恩之说,不能对自己的职责做好的话,就是失职,做好最多得到表扬而已。

6. 不只我国旧幕府如此,自古亚洲各国都是这样的。所以一国的暴政未必只是暴君酷吏所为,事实上又是由于人民无知而招致的灾殃。(即没有达到与现代社会相符合的文明程度。)假如人民想避免暴政,必须赶快立志向学,提高自己的才德,俾能达到和政府平等的地位,这就是我们劝学的宗旨。


第三章 人人独立,国家就能独立

阅读:这篇也是洞察事理,清除地分析了亚洲国家不强的原因,那就是人民没有独立性。

要点:

1. 一般地说,欧美的国家富强,亚非的国家贫弱。可是国家的现实情况虽有贫富强弱之别,但如现在有些国家想凭仗富强之势欺负弱国,则和大力士用腕力拧断病人的手腕一样,就国家权利来说是不能容许的。这句话清国的人不明白,所以他们强的时候就去欺负别人,弱的时候就卑颜屈膝,没有原则。就是因为清人没有独立性,没有达到现代文明。在前一章已经说过,人的独立性就是认准人生而平等。而人生而平等就是坚信基本权利的平等,基本权利就是人人都有同样的恐惧,自豪,渴望,拥有的权利,也因此就要按黄金道德律行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时不欺人,弱时不低人。当然,日本人最后侵略别国,杀害别人,也是忘了黄金道德律。

2. 只须与讲理者建交,对不讲理者则驱除之。这就是个人独立和一国独立的道理。

3. 国与国是平等的,但如国人没有独立的精神,国家独立的权利还是不能伸张。其理由有以下三点:第一、没有独立精神的人,就不会深切地关怀国事。第二、在国内得不到独立地位的人,也不能在接触外人时保持独立的权利。第三、没有独立精神的人会仗势作坏事。

4. 所谓独立,就是没有依赖他人的心理,能够自己支配自己。例如自己能够辨明事理,处置得宜,就是不依赖他人智慧的独立;又如能够靠自己身心的操劳维持个人生活者,就是不依赖他人钱财的独立。如果人人没有独立之心,专想依赖他人,那么全国就都是些依赖他人的人,没有人来负责,这就好比盲人行列里没有带路的人,是要不得的。

5. 为了抵御外侮,保卫国家,必须使全国充满自由独立的风气。人人不分贵贱上下都应该把国家兴亡的责任承担在自己肩上,也不分智愚明昧,都应该尽国民应尽的义务。英国人和日本人都爱护自己的国家。但是鸦片战争时,国家在打仗,人民在岸上看热闹,让英国人大为惊讶。

6. 没有独立精神的人,一定依赖别人;依赖别人的人一定怕人;怕人的人一定阿谀谄媚人。若常常怕人和谄媚人,逐渐成了习惯以后,他的脸皮就同铁一样厚。对于可耻的事也不知羞耻,应当与人讲理的时候也不敢讲理,见人只知道屈服。

7. 没有独立精神的人,得到机会一定做坏事,得不到机会的时候就只能自叹天不助我,对非正义的强者完全屈服,或者仰慕。清国就是这样,大家都怕强权,大家都嘱咐彼此不要多说话,都胆小,但得到机会就做坏事。

9. 生当今世,只要有爱国心,则无论官民都应该首先谋求自身的独立,行有余力,再帮助他人独立。父兄教导子弟独立;老师勉励学生独立;士农工商全都应当独立起来,进而保卫国家。总之,政府与其束缚人民而独自操心国事,实不如解放人民而与人民同甘共苦。

第四篇 论学者的职分

阅读: 这篇说明了为什么福泽谕吉要做他做了的事,也说明了为什么有人现在还要做这件事。因为文明的建设需要“中等学者“的努力 。让老百姓来做文明启蒙,当然是不可能的。至于忙忙碌碌做着大事的“上人”,大概也无暇或不屑做启蒙这种事。于是“中人”只好出来,去像福泽谕吉那样做这样的事。

要点:

1.人的身体,要维持健康,就非有饮食、空气和阳光不可。外受寒热痛痒的刺激,体内再作相应的活动,就能发生调和全身的功用。如果突然丧失外界的刺激,置之不顾,单靠体内的活动,则人身的健康是一天都不能维持的。一个国家也是这样,政是一国的功用,要调和功用来保卫国家独立,必须内有政府的力量,外有人民的力量,内外互相呼应,保持力量平衡。

2. 启蒙人民,建立现代文明,靠政府的命令与私人说教都很难收效,一定要有先进者和向人民示范的人。示范人物既不能在农民和商人中间寻找,又不能在日本国学家和汉学家中间寻找,只有洋学家足当此任,但也不能对他们抱完全依赖的心理。我们这些人不仅要在愚民的前面先做出榜样,还要做洋学家们的先驱,给他们指出方向。

3. 现在洋学家们全都出入宦途,自己举办事业的屈指可数。其目的不仅在于贪利,又因生来所受教育先入为主,只着眼于政府,认为不是政府的事就决不可做。有了这样的成见,就只想达到他们平生所抱“青云直上”的志愿;就是社会上有名望的大人先生们也不能例外。一个青年学生只读了几本书就想做官;有志经商的人仅只有了几百圆资金,便想假借官府的名义来做买卖。

4. 譬如现在出版的报纸及各方面的上书和条陈之类,也是一个例子。出版条例虽不甚严,可是报上不但绝对不登载触犯政府忌讳的事,而且官方如有些许美事,就加以过分的称赞,简直和娼妓向客人献媚一样。我清国至今还是这样。


第五篇 学者的责任和民企的作用

阅读:本篇本来的题目是“明治七年元旦献词”。这样的题目很难让读者打开阅读,所以我把题目改成“学者的责任和民企的作用”。学者的责任至关重大,因为文明的建设只能靠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他们处在社会的中间,既无上层的利益,也比下层更有能力。然而学者中大部分也无建设文明的兴趣,或因看不到自己的使命,或更愿意与上层同流合污,总而言之,建设现代文明的任务难就难在“曲高和寡”,但有先辈如福泽谕吉和严复的榜样,我们还是要不懈努力,相信现代文明终究是会普照人心的。

要点:

1. 一国的文明程度不能从外表来衡量,所谓学校、工业、陆海军等等,都只是文明的外表,达到这种文明的外表,并非难事,只要用钱就可以买到。可是在这里还有一种无形的东西,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既不能买卖,又不能借贷;它普遍存在于全国人民之中,作用很强。要是没有这种东西,国家的学校、工业、海陆军等等也就失去效用,真可以称之为“文明的精神”,它是一种极其伟大而又重要的东西。这究竟是什么呢?就是人民的独立精神。福泽谕吉强调的就是,不仅不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且要连这个“体”都要注入现代的文明精神,或者干脆替换掉,成为一个具有自尊的独立的人格。

2. 一国的文明,既不可由上面的政府发起,又不能自下面的一般人民产生,而须由居于二者之间的人来兴办,一面向人民群众指出方向,一面与政府共同协力,才能期望其成功。考察西洋各国历史,经营工商业的办法没有一件是政府创造的。它的基本技术,都是居社会中等地位的学者们研究出来的。例如蒸汽机是瓦特发明的,铁道是斯蒂芬荪研制的,首论经济规律和改变经商方法的是亚当·斯密的功劳。这些大专家(即所谓“中产阶级”)既不是国家的执政者,也不是干体力活的小民,而是居于国内的中等地位,用智力来领导社会的人们。他们的研究发明,先是一个人在心里有所领悟,然后公开发表,在实际施行中广结私人同志,使其日益发展壮大,把造福人民的事业留传万世。美国的所有大企业都是民企。因此我们看到,清国念念不忘长期追求国企,实在是错误。民企才是国家的根本,但是民企又是独立精神的象征,或者会导致独立精神,为清政府所不能容忍。这就是症结所在。有些人说过期的效率更高,这个与事实正相反。姑且算它一时效率高,但人没有独立性,久而久之,该企业也会衰败,该国也是一潭死水。其实,政府只须不加妨碍,适当的予以鼓励,并考察人心所向,尽量加以保护就行了。所以兴办文明事业的是个别人民,而保护文明事业的则系政府,这样一国人民就能把增进文明引为己任,互相比赛竞争,互相羡慕夸耀。

3. 今天在我国居于那种“中产阶级”地位,可以首倡文明、维持国家独立的只是一些学者。可是这些学者观察时事的眼光不高,或者忧国不如忧己那样深切,或者溺于世风,以为只有倚仗政府才能成事,几乎都不安于其学者的地位,而走上了宦途,奔走于微末的俗务,徒劳身心。他们的举动虽多可笑之处,但却甘心而为之,别人也就不以为怪;甚至有人认为这种现象是“野无遗贤”,而感到高兴。这固然是时势使然,其罪不在某个人的身上,但是为了国家的文明前途着想,却可以说是一大灾难。学者身当增进文明的大任,坐视文明精神日渐衰退而不以为忧,真足令人长叹息和痛哭了。在清国,学者最好的去处是学而优则仕,也是永不进步。


第六篇 论尊重国法

阅读:这一篇似乎与个人文明无关,但其实很有关系。了解国民自身的权利和本分,是文明的一部分。而国家了解自己的职责和权限,也是文明的一部分。

要点:

1. 政府是代表国民,按照国民的意志执行事务的。它的职责不外乎是制裁罪人和保护无罪的人。这就是执行国民的意志。如能达到这种目的,对于国家是有益处的。

2. 国民服从政府,并不是服从政府制定的法令,而是服从自己所制定的法令;国民破坏法令,并不是破坏政府制定的法令,而是破坏自己所制定的法令;国民因违法而受到刑罚,也并不是被政府处罚,而是由自己所制定的法令处罚。换言之,这就是意味着国民一个人做两个人的事:第一是建立代表自己的政府,来制裁国内的恶人和保护善人,第二是严守同政府的约束,服从国法,并接受保护。

3. 这是一个很小的例子,却深藏文明的重要信息。有盗入室,主人来不及报警,自行防卫擒住盗贼。尽管如此,主人毕竟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才采取上述一时权宜之计,其目的决不是追究盗贼的违法、处罚盗贼的罪行。因为处罚罪人只是政府的权限,而不是私人的职责。所以用私人的力量拿住盗贼以后,作为一个平民,就不许伤害他,殴打他,也不许对他稍加侵犯,只有诉诸政府,听候政府的审判。假如拿住盗贼以后乘怒杀伤和殴打他,其罪行就等于杀害和殴打无罪的人。

4. 从前日本古时对于农民商人之辈冒犯了具有武士身分的人,设有格杀勿论的法律,这是政府公然默许私人制裁,岂非荒谬已极?凡是一个国家的法制,只应该由唯一的政府来施行,法制愈滥,政府的权力也随之愈弱。例如封建时代的三百诸侯,都握有生杀之权,从而政府的力量也就相应地削弱了。清国的问题也是滥法,警察私刑殴打屡见不鲜,因此法律也没有公正的威严,只有恐吓的威严。

5. 如果法律没有公正的威严,则不知尊重国法的人仅知畏惧官吏,在官吏面前尽量设法逃避表面上的罪名,实际上却已犯罪,而不以为耻。不仅不以为耻,还以其狡猾地破坏法制和逃避罪行为能事,企图博得好评。

第七篇 论国民的职责

阅读:本篇的中心思想与上一篇并无不同,也是说在文明政府之下国民的职责。有几点值得注意之处,一点是关于纳税,一点是关于邪恶不公正政府的后患就是人民的卑躬屈膝和秩序混乱,一点是如何改变邪恶不公正的政府。

要点

1. 凡属人民,均应一身兼负两种职责:一方面应在政府领导之下,充当一个公民,这是作客人的立场;另一方面全国人民共同协商,结成一个称为国家的公司,制订法规,并付诸实施,这是当家作主的立场。先以客人的身分来讲,凡属一国的人民,均须尊重国家法律,不可忘记人与人平等的原则。我既不愿他人损害我的权利,我也不可损害他人的权利。再就主人的身分来说,全国人民不能人人执政,故订立下述的约法,即设立政府,委以国政,代表人民办理一切事务。

2. 人民既然是一国的主人,那么负担保卫国家的一切费用就是应尽的职责,世间尽管有合算的买卖,可是再没比纳税给政府而受保护的事更便宜的。

3. 政府逞威,人民震恐,见到政府的处置,明知其不合理,但恐明辨是非就会触怒官吏,致贻后患,所以该说的话也不说了。所谓后患就是俗话所说挟私报复,由于人民害怕这种挟私报复的后患,所以不管政府如何无理,只知一味唯命是从。这种心理相沿成风,造成今日卑屈的状态。这就是人民卑躬屈节遗患后世的一例。

4. 坚持真理,舍身力争,是说要坚信天理而不疑,不论处于何种暴政之下,身受怎样苛酷的法制,都能忍受痛苦,矢志不渝,不携寸铁,不使武力,只用真理来说服政府。


第八篇 勿以自己的意志强制他人

阅读:这一篇对于今天的我们没有太多新鲜的东西,无非列举了一些孔孟之道的恶语和腐朽的东西,但在明治维新的时候当然是重要的。不过,中心点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人生而平等,具有独立性。这就是现代文明。


第九篇 述两种学问的主旨

阅读:按照福泽谕吉自己所说,《劝学篇》 力争浅显,除了第四第五那几篇之外。这一篇确实也很浅显。没有太多“重大”信息。主要还是强调人的社会性。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是:古人留给我们的遗产,其伟大之处,岂是地上的财产所能比拟?对于这种恩惠,现在我们找不到称谢的对象,这就和人类生活所必需的日光和空气不必用金钱得到但却十分贵重一样,享受的人只能称之为前辈古人之荫庇恩赐。

要点:

1. 因此人们自谋生活,不是什么难事,完成此事,更没有值得夸耀之处。独立生活固然是人们的一件大事,但是我以为就是做到这点,人的任务还是没有完成,古人的说法只是让人不逊于禽兽罢了。试看禽兽鱼虫哪个不会自己寻找食物,而且不但能求一时的满足,像蚂蚁那样,为了未来还在地下掘洞作窝,储蓄过冬的食物。

2. 如果人们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只是为着满足衣食住而生存,那么人生在世就只是生和死,死时和生时的情形毫无差异。这样世代相传,就是经过了几百代,一村的情形还是依然如故。没有人创办社会上的公共事业,既不造船,又不修桥,除一人一家的孤立生活之外,全都听任自然,在生死居住的土地上不留下一点痕迹。

3. 凡人苟有所得,都愿意对于社会有所贡献,这可以说是人之常情。也有人在无意之间为世间作些好事,让后世子孙深受其惠。正因人类具此性格,才能尽到社会的义务。如果古代没有此种人物,我们生在今天就得不到现代文明的好处。父母留下的遗产,不过是地上的财产,一旦消失便成泡影;而世上文明遗产,则系所有古人留给我们的遗产,其伟大之处,岂是地上的财产所能比拟?对于这种恩惠,现在我们找不到称谢的对象,这就和人类生活所必需的日光和空气不必用金钱得到而十分贵重一样,享受的人只能称之为前辈古人之荫庇恩赐。

4. 再过数十年,到了以后的文明之世,必然会使后人像我们今天推崇古人一样敬仰我们的恩泽。所以生当今世,必须给后代子孙留下生动的事迹,责任非常重大,岂能以念几本教科书以后经商,做工,或充任小吏,每年收取几百圆的报酬,得以仰事俯畜,维持家人生计,就心满意足呢?似此虽不损害他人,但亦于人无益。


第十篇 赠中津旧友

阅读:这篇就是鼓励学者有大的抱负,克己。。。。 没有太多的内容


第十一篇 论名分产生伪君子

阅读:本篇也是现代世界的常识,我们都理解的。

要点:

1. 政府和人民本来不是骨肉至亲,实际只是一种陌生人与陌生人的交往。在陌生人相交往的情况下,情谊是不能起作用的,必须制定法规契约一类的东西,互相遵守,毫厘必争,反而能使双方圆满相处。这就是国法的起源。再进一步来说,以上所说的圣明之君,贤良之士和柔顺的人民,只是一种愿望,可是究竟哪种学校才能培养出符合愿望的尽美尽善的圣君贤臣,哪种教育才能造成这样善良的人民呢?中国自周朝以来,即曾不断为此焦思苦虑,可是直到如今,连一次符合愿望的治世也没有出现。

2. 诚然古来不是没有仁义之士,惟其数极少,不值得拿出来说。整天说仁义道德,就是因为没有。

3. 所谓名分,乃是指虚饰的名义而言。既为虚名,则上下尊卑都成了无用的东西。若把虚饰的名义和实际的职分互易其位,那么只要恪守职分,名分也不碍事了。


第十二篇 论提倡演说

阅读:这篇有两部分,一部分讲演说的重要性,一部分讲人的品行高尚。虽然简单的题目,但其实也是有很大的问题。演说非常重要,但必须能够有独立自尊的心态,否则谎话连篇,猛表忠心,如在清国,这样的演说也没什么大用。正常社会,演说的最高地点是议会,议员承担选民的重托,把重要的事情讨论清楚。至于人的品行高尚,也有私德与公德之分。福泽谕吉可谓公德私德都好,他的同代人伊藤博文和其他历史人物各有不同。

要点:

1. 口头叙事会让人自然产生兴趣的。比如用文章叙述出来不大使人感兴趣的事情,一旦改用口头语言说出,则不但容易了解,而且感人至深,古今有名的诗歌都属于此类。

2. 学问的本旨不限于读书,而在于精神的活动。要想灵活进行这种活动,付诸实践,就非下种种工夫不可。

3. 明明知道谈话演说在治学上的重要性,却没有人肯实行,这究竟是什么道理?那只是由于学者们的懒惰罢了。人世间的事情,原有内外两面的区别。正因为事有两面,所以非双管齐下,全面发展不可。现在有很多学者,只在内部一方面下工夫,而对外界的事物不甚了了。

4. 西洋各国的校风决不能算好,甚或发生不堪入目之事,但在评论他们的学校时却没有听说仅凭校风之纯正与管理之严密即获得名誉,而学校的名誉仅在于学科的进步,教法的精良,人物品质的高尚和议论的不平凡等。

5. 印度之文和土耳其之武,虽曾赫赫一时,但都不曾对其国家的文明有所贡献,这是什么原故呢?就是因为人民所看到的仅限国内的事,满足于本国的现状,并将其一部分情况与他国相较,以为不相上下,即自欺欺人,议论和同伙的见识都停留在这种地步,不知胜败荣辱须指全局而言,因而万民歌颂太平,或作兄弟阋墙之争,结果于不知不觉之中遭受外商权势的压迫,直至国破家亡而后已。


第十三篇 论怨尤之害

阅读:做人怨尤令人讨厌,但怨尤有那么大危害倒是头一次听说。不过由此引出一些想法也算有趣。

要点:

1. 世间不道德的事虽然很多,但是对于人们的交往有大害的只有怨尤。

2. 其他很多固然是大坏事,但非产生怨尤的原因,而多半是由怨尤而产生的结果。怨尤恰如“众恶之母”,因为有它,才产生世间的一切坏事。如猜疑、嫉妒、恐怖、卑怯之类都是由怨尤而生。

3. 英美人并不是不贪吝骄奢,也并不是不粗野暴乱,而且也有欺诈行为,其风俗决不能说是尽善尽美。只是在暗藏怨尤之情这一方面,却和日本有不同之处。现在的有识者主张成立民选议会、要求出版自由,其得失姑置不论。这种主张的动机,不外乎是这些有识者认为,不能使现代的日本国家像过去的诸侯府中那样,不能使今天的日本人民像过去诸侯的侍女,而欲变怨尤为积极行动,消灭嫉妒的心理,鼓励互相竞争的勇气,祸福毁誉全凭自己的力量来掌握,从而使全社会的人都认识自作自受的道理。


第十四篇 内心的检查

第十五篇 论怀疑事物与决定取舍

阅读:这两篇是个年轻人的教导,没太多可说的。


第十六篇 论保持本身的独立

阅读:给年轻人的教诲,没太多可说,但有些有趣的说法。

1. 谚语说道:“一杯是人吃酒,三杯是酒吃人”。这就是说人们喝酒过度,就会迷失本性,丧失独立的主宰。今就世人的行为来看,迷惑本性的东西,不仅是酒,还有形形色色的事物。

2. 第一、人的行动有大小轻重之别。其所以能够辨别,就全靠人的心思志愿。有了高尚的心志,才能成为高尚的人物,所以我说人们要有高尚思想,没有高尚的思想,就没有高尚的行动。第二、人的行动不论难易,有的效用较大,有的效用较小。凡能辨别有用和无用而从事有用工作,就是思想明白的人。所以说思想不先明确,则人的行动就会徒劳无功。第三、人的行动应该合乎规律,必须认清行动的场所与时间。凡能辨别适当场所与适当时间,使行动合于规律,就是头脑清醒的人。如果盲目行动而头脑不大清醒,就好像蒸汽缺少调节机关,行船没有舵桨,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第四、以上说明行动时如果思想不大周到细致,就会发生弊病。兹从相反的一面来说,尽管思想高尚远大,如果没有实际行动,也是不对的。凡是好高骛远而缺乏实际行动的人往往心怀不满。

3. 能够议论风生,容貌开朗,胸襟愉快溢于言表的人世间殊不多见。


第十七篇 论人望

阅读:这一篇也是给人做事的教诲,没有太多可说

很快就读完了这本有名的书,有些不太好说呢。除了一开始的几篇,后来越来越是唠家常,大概是我们已经听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