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坂本龙一《音乐使人自由》

今年夏天回国时在书店里见到坂本龙一的《音乐使人自由》,我大致的翻了一下,觉得有喜欢的内容,有朴实明了的文字翻译,有简洁精美的装潢,再加上他是中国读者熟悉的电影《末代皇帝》里的音乐作曲者。于是买下,在归途中一气读完,感到很满足。

读完之后看到梁文道在他的《开卷八分钟》里介绍了这本书,于是听过,却不同意他对这本书的评价。他认为这本书很流水帐,于是花了八分钟中的六分钟给大家念了一下这个流水账。我很失望,觉得他这样说没有看懂这本书。因为我觉得,文字的朴实叙述,貌似事件的简单记录,实际上却给人无限想象空间,就比如你看一幅画,大部分是空白,但远方有一棵树,一个湖,一条船,然后你说,怎么空了这么一大片,不就画了远方那么一点点吗,于是你就把空白剪掉,然后放大那远方的一点点,认为这就是画家要画的画。我有这种感觉。

或者,再把这本书与我买回的另一本有关音乐的书对比一下:那是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写的他与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的对话。书名很美,是《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听上去绝对不是流水帐吧,那可是两个名家的对话啊。销量也一定数百倍超过坂本的自传。但其实,这本书读完却没有什么收获,因为无非就是小泽征尔在各个乐团与其它指挥家的一些交往,排练一些作品时的过程。我觉得那本倒更像是一本流水账。比如,虽然村上春树和小泽征尔谈到的是勃拉姆斯,贝多芬,马勒,但没什么实质内容。一些不厌其烦反复重复的说法,比如“专功细节便能展现整体”,就是每个演奏者只要把自己的部分弹奏好,整体就完美了,让我实在不得其解。一些句子,貌似具有独特视角,细想则毫无新意,比如小泽说:”指挥马勒最重要的不是记熟,而是能否沉浸其中“,那首曲子指挥不沉浸其中能产生好的音乐?再如村上说:“文章如果少了节奏,没有人想读。” 或牵强附会不知所云:“写作时,我会在脑海里自动将文章转化成声音,用这声音架构出节奏。以爵士乐的方式即兴演奏一个主题乐段,便能滋润地产生下一个主题乐段”。文字的节奏固然重要,但转换成爵士乐,纵有无尽想象,也觉得牵强附会。

而坂本的书,记述的虽然是他少年及成年后与作曲有关的成长过程,却是用朴素的语言传达着情感,心得和思想。

坂本小时候的音乐启蒙老师德山的教学方法就非常有意思,德山发给每个人一份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总谱,然后大家一边听,一边让小孩子在曲谱上找出主旋律,找到后再听,看主旋律用什么乐器呈现。用彩色笔圈出。想想看,这样的孩子,以后成为大作曲家或者大指挥家的可能性,是不是比强迫他反复弹奏一首钢琴曲大得多?

也许因为这种熏陶,坂本听力的敏感度非常好,听了披头士的歌,他不是单纯的觉得好听而已,而是想,这里的和弦为什么这么好听,而发现德彪西的曲子里也有这样的和弦,激动不已,“我明明平常在父亲面前一声也不敢吭,却因为太过兴奋,硬是将他拉到音响前,放披头士的歌给他听。” 小孩子激动的样子,以及父子之情溢于言表。

而且,”我逢人就问,你知道披头士吗?知道的归于好友,不知道的归于不理会。“ 好一个少年。

后来他作为一个追求时髦的少年,爱上了篮球而放弃音乐,但是每时每刻想着音乐,意识到:”原来我是如此喜爱音乐啊!“

这些有感情的记述,哪里是流水帐呢?

顺便说一下,坂本高中大学甚至研究生都不知自己将来做什么,反正就是听音乐,读文学,参加学生运动,但这没有防妨他日后成为伟大的音乐家。让我想起前些天有人传过来一份小学升初中的考题,我看了一下,题目够我这个理科博士算几个小时。父母们聚在一起,谈的无非就是孩子的升学种种。这样的家长,孩子如何有趣?他们哪里有多少时间去发现自己真正的爱好?

再谈谈音乐,思想和思维方式吧。这本书里,坂本有很多有意思,值得思考的叙述。

有次坂本的老师三善问他:“你认为自己是如何认识事物的形体的?” 坂本读过一些哲学书,似懂非懂的回答说:“如果欠缺色彩,就无法认识了。” 说完他认识到,老师是想要告诉他:得先有色彩,才有办法认识形体。老师也是委婉的告诉他,他的乐曲欠缺色彩!

简单而又深刻的警示!人活着也当有色彩,否则无法辨别。

这本书好,还有一个理由,是坂本谈到好多对他有影响的人。这些人不都是音乐家,“与这些音乐领域以外的人频繁交流,不是因为我有什么上进心,或是基于什么策略。我只是单纯的认为,只要是努力所及,不管什么事情都去做做看。很幸运地,许多工作就因此上门,而且我也能够遇见各式各样的人。”

“我与哲学家大森庄藏把我们俩人数次对谈的内容集结成书出版,不久又认识了吉本隆明,也和他出了一本书。被称为新学院派领导者的浅田彰,中泽新一,以及柄谷行人都和我关系不错。。。。(这些人)都是走在时代最尖端的现代思想家,而我竟然能够与他们对话,真是难以置信。。。。我应该是通过音乐大量吸收了其它领域的事物。。。我能够凭借音乐的知识或感觉理解主要的重点。和他们谈话时,我会突然觉得自己清楚了某个概念,然后就能切入到与他们沟通的模式里。我猜一定是因为过去在音乐方面,自己也曾思考或实际做过类似的事情吧。。。。接触到许多活跃于第一线的人,对我的作品当然会有影响。而这些影响或许是我在与他们对谈后,通过音乐的形式作出的一种回答。”

这是怎样一个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啊!

坂本谈到很多人,我只谈一个对我来说很有意思的用数学写音乐的人:泽内基斯(Iannis xenakis)。我们都知道音乐与数学的紧密联系,尤其是巴赫的曲子,但是这些都是确定性的数学,就是说一些循环的有着某种变化的排列组合,但是泽内基斯是用群论概率论来写。听起来很奇怪很无聊吧?不过我把泽内斯基的音乐找来听,觉得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单调难听,而是非常震撼,非常独特。当然,音乐的感受很个人。

也许,抽象画也可以用群论和概率论来做吧!

再比如,坂本说:“纽约这块土地对于人的一种冷漠无情,也许反而让我相当自在。身在纽约,与其说是无法依靠任何组织,不如说纽约本来就是不轻易接纳任何人的城市。然而,我从小就讨厌被团体束缚限制,就这样的角度来说,我反倒觉得轻松。”

看到他的话,我想,即使在中国,这何尝不是我喜欢摩都胜于帝都的原因呢?我在我的文章《双城恋 :上海和伦敦》里也曾写过类似的话,“北京大大小小的衙门,让我这个追求自由的人感到芒刺在背,不舒服。在上海我像是躲进了人海里,感觉舒服得很。“

同样,还有很多描述,说的虽然是音乐,或者他的经历,却也值得深思,或者会心一笑。比如

“Energy Flow 一曲意外获得极大回响,(可是这首曲子)大概花了我五分钟左右,一起呵成写下。但是,这首单曲大卖了一百流失万张。因此,我才了解到,。。。想要多少做成什么的这种想法,一点意义都没有,反而是什么都不想而完成的作品最受欢迎。“

真是那么偶然吗?当然不是,坂本对音乐的痴迷和修炼绝对是废寝忘食。但是真的,“想要多少做成什么的这种想法,一点意义都没有,反而是什么都不想而完成的作品最受欢迎!“

音乐让生命自由,让精神振作。我做很多我喜欢的事时,感到摇滚的思想,摇滚的意志,就如坂本所说:“所谓的摇滚风格,除了节奏模式和音乐张力的元素外,还有和弦进行。也就是从某个和弦到另一个和弦时,似乎能让人感到浓厚的摇滚气氛。让人自然而然地想要摇摆,舞动身体。”


2016.10.19